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传统工艺
水质特点
重金属含量高
氯离子含量高,大约20000mg/l
钙、镁离子过饱和
悬浮物含量高
pH值偏酸性
成分复杂、水质变化大
其特点是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极其复杂,每个工程根据燃煤煤质不同,工艺水水质不同,采用的石灰石品质不同,均导致脱硫废水特性不同,处理重点及处理方案也有所不同。基本是一厂一水质,一厂一方案。
工艺特点
脱硫废水原处理系统复杂,大小主体设备20余种,工艺调试难度大;
药剂种类多(超过5种),加药稳定性差,加药系统故障多,对系统波动适应能力差;
污泥难处理,离心机、压滤机效率低、故障率高,卸泥困难;
越来越多的现场存在吸收塔结晶粒度细化的问题,细化后原废水处理系统几乎无法工作;
脱硫废水难以达标排放。悬浮物SS超标;COD超标;某些重金属超标。
由于上述原因,导致目前的脱硫废水原处理系统主要表现在:
吸收塔内石膏结晶粒度细,DN50仅15.61微米,废水原水固含量高;
增加废水预沉池后,预沉池污泥量大,清理难度大;
现场预沉池内积泥情况严重,年清淤费用高昂;
废水处理系统长期运行几乎瘫痪,出水水质不达标。
传统工艺流程
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工艺
工艺流程
出水水质
悬浮物一次处理浓度下降近1000倍,低于国家排放标准,协同对重金属、氟化物、硫化物进行有效控制。
底流排放
装备底流经过有效凝并和浓缩,沉降速度成级数上升,处理后泵送给石膏皮带机脱水,原有离心机/压滤机废弃。
进料与底流物料型态对比
旋流澄清器设备底流有效凝并和浓缩后沉降时间大大降低,经济高效地达到目前国家法规规定的排放标准。
出水水质比较
水质参数对比表